今天琢磨着把公司上个月的账收拾利索,结果卡在利润结转这块儿老半天。翻凭证查账本搞得脑壳疼,干脆捋一遍自己的实操过程,权当给大伙儿趟趟路。
第一步:先搞明白攒了多少钱
我抄起计算器,噼里啪把全年卖货的进账(专业词儿叫“主营业务收入”)、那些零敲碎打的外快(“其他业务收入”)和天上掉馅饼的补助(“营业外收入”)一股脑加总。上个月生意还行,算出来一共捞进来89万。
第二步:盘一盘钱都去哪儿了
乐完就该肉疼了。继续按计算器,把工资房租水电(“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跑来跑去的汽油钱(“销售费用”)、办公室的打印纸咖啡豆(“管理费用”)、找银行借钱的利息(“财务费用”)……对了,还得把交罚款(“营业外支出”)这些冤枉钱全算上。一合计,嚯!花了整整76万出去。
第三步:算算剩多少干货
用刚才攒的89万,扣掉花掉的76万。我心里默念:老天保佑账别出错。结果还行,小赚13万——这就是“税前利润”。
第四步:该给国家上供了
赚了钱跑不了要交税。税率我按25%算(咱小公司就这行情),13万乘以0.25,得出要掏3万2500大洋交给税务局,专业点叫“所得税”。算完这笔感觉钱包又瘪了点。
第五步:终于轮到结转了!
这才是今天的重头戏。我打开财务软件开始吭哧吭哧做分录:
动作一:先把赚的钱归拢
- 把“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三个坑的钱(合计89万)全转进“全年赚钱总结”这个大盘子里。分录长这样:
借:卖货赚的钱 89万
贷:全年赚钱总结 89万
动作二:再把花的钱兜底
- 反向操作!把所有花钱的名目(成本、费用那些)的76万,也塞进“全年赚钱总结”这个大箩筐。分录就是:
借:全年赚钱总结 76万
贷:各种开支成本 76万
做完这两步,“全年赚钱总结”自己就冒出13万的余额了(89-76),正好是第三步算出来的税前利润,没跑偏!
动作三:把孝敬国家的税挪走
- 从“全年赚钱总结”里刨掉3万2500的所得税。写分录:
借:全年赚钱总结 3.25万
贷:要交国家的税 3.25万
这时候再瞅瞅“全年赚钱总结”账户,剩下净赚的9万7500(13万 - 3.25万)明晃晃躺那儿。
一步:真金白银落袋为安
把这9万7500从“全年赚钱总结”搬到“没分红的钱”(专业叫“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里去: 贷:没分红的钱 9.75万
借:全年赚钱总结 9.75万
折腾完这套,我靠在椅子上灌了一大口冰可乐。账做平了、利润结转清楚了,心里才算踏实。说白了,结转利润就是年终大扫除,把散在各处的收入、支出、税金打包塞进“全年赚钱总结”,剩下的干货扔进“没分红的钱”这个大抽屉。只要加减别算岔,分录别写反,基本都能搞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