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让代账会计骂惨了,非得让我去地税局补材料。我寻思公司流水都在银行卡里躺着,地税局管得着吗?干脆亲自跑一趟看看到底咋回事。
摸不着头脑的第一回
大清早就往税务局大楼冲,排号机前面全是人。好不容易轮到我了,对着窗口张嘴就问:“我个体户小本买卖也要交啥钱?”柜台大姐眼皮都没抬:“先去对面自助机打税务登记,再来谈缴税的事。”好家伙,连问话的资格都没有!
蹲马路牙子查了半小时手机才搞明白,原来地税局不是只管收钱:
- 开门做生意就得办证:管你煎饼摊还是科技公司,没那个税务登记本子就算黑户
- 发工资要割肉:给员工发五千,实际得准备五千三,多那三百块就是替地税局暂扣的
- 开发票等于立军令状:上个月手抖多开了两张票?这个月补税单马上追到门口
血泪教训第二回
下午攥着热乎的登记表再战,会计叮嘱要填的印花税申报表却找不着北。导税台小伙子戳着宣传栏让我看:“按合同金额的万分之三,自己算!” 我合同都在老家柜子锁着,当场急得冒汗。
在自助区电脑前磨蹭两小时,发现这税局比老妈子管得还宽:
- 签个租房合同要税:房东不肯出面?自己垫钱!回头这钱能要回来算我输
- 公司名下电动车要税:会计没提醒,逾期半年才发现要交八百块
- 注销比登天难:隔壁老王闭店两年了,现在还三天两头接税务局催缴电话
出来的时候天都擦黑了,税局大厅还亮堂堂的。抱着材料袋等公交时突然想通:哪是管钱的衙门,分明是拿小本子记着你做生意的每一笔账,啥时候该交钱、该交多少,门儿清!
意外收获
晚上跟开饭馆的发小喝酒,这憨货吹牛说“地税就是房租税”。气得我当场翻出手机里拍的企业税种认定表——好家伙,他那破餐馆光税种就列了五行!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看得他筷子都掉了。
散场时发小拽着我袖子问:“你咋突然变税通了?”我指着脚后跟磨破的皮鞋苦笑:“跑断腿换的呗!但凡早半年知道要报房产税,我那库房也不至于白交五千滞纳金...欸你手别抖,啤酒沫都洒我申报表上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