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个人所得税计算器,这个到底怎么用?
各位纳税小能手们,时至岁末,不少人都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年终盘点、整理账目了。其中,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可是重中之重。俗话说,会算账才能算好日子,那咱们这笔涉及真金白银的"税账",究竟该如何算?
别急,今天小编就给大伙儿奉上一份"税务指南",手把手教大家用新版个人所得税计算器,轻松搞定扣税大难题!
新版个人所得税计算器,有哪些神奇之处?
与旧版计算器相比,新版可是大大升级了,不仅操作简便,还能根据最新政策自动计算,让你告别繁琐的计算过程,一键享受"税务无忧"!
噔噔蹬蹬!接下来就是大家最关心的精彩内容啦!
第一步:找准计算器入口
想要开启"解税"之旅,第一步当然是要找到我们的计算器啦!新版个人所得税计算器已经集成在国家税务总局官方网站和手机APP上。
电脑端:登陆国家税务总局网站,点击"个人所得税"→"个税计算器",即可进入计算器界面。
手机端:下载"国家税务总局"手机APP,在首页搜索"个税计算器"或点击"更多"→"个税计算器",即可使用。
第二步:填写你的收入信息
找到计算器后,映入眼帘的就是"收入信息"栏。这里需要填写你的应税收入以及免税收入,具体包括:
应税收入:
1. 工资薪金
2. 个人经营所得
3. 劳务报酬
4. 稿酬所得
5.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6.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 财产租赁所得
免税收入:
1. 符合条件的社保补助金
2. 工会发放的慰问金、补贴
3. 政府向个人发放的救济金、抚恤金
4. 军队转业费、复员费
5. 个人取得的继承或赠与所得
6. 保险赔付金
7. 个人依法取得的境外所得
提示:如果是计算"工资薪金所得",还需要填写"附加扣除"信息,包括:
1. 大病医疗扣除
2. 子女教育扣除
3. 赡养老人扣除
4. 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5. 住房租金扣除
第三步:别忘了扣除项
计算个人所得税,少不了扣除项的设置。新版计算器将扣除项细分为了"速算扣除数"和"专项附加扣除"两大类。
速算扣除数:每个纳税人每月5000元
专项附加扣除:
1. 大病医疗费用扣除:最高8万元/年
2. 子女教育费用扣除: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
3. 赡养老人费用扣除:每个老人每年20000元
4. 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按实际发生额扣除,每月不超过1000元
5. 住房租金扣除:按实际发生额扣除,每月不超过1500元
第四步:一键计算,结果一目了然
信息填写完毕后,点击"计算"按钮,系统会根据你的收入信息和扣除项,自动计算出你的个人所得税。计算结果包括:
1. 应纳税所得额:扣除速算扣除数、专项附加扣除和免税收入后的应税所得额
2. 应纳税额:根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应纳税额
3. 税后收入:扣除应纳税额后的税后收入
4. 年终奖税额测算:如果你还准备发年终奖,这里会自动测算出年终奖的应纳税额
第五步:保存、打印,妥善归档
计算结果出来后,可以点击"保存/打印"按钮,将结果保存下来或打印出来,方便后期查看和纳税申报。
互动:
各位小伙伴们,你们都掌握新版个人所得税计算器的神奇妙用了吗?还有没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留言提问,小编一一解答!
快来用新版计算器算算自己的应纳税额,提前做好纳税规划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