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耕地占用税这个事儿,这玩意儿平时大伙儿可能接触不多,我也是因为自家沾了点边,才去好好研究了一番。今天就把我自个儿摸索这事的来龙去脉给大家说道说道。
起因:老家那块地
事情得从我老家说起。我大伯,在村里有块地,挨着他家老房子。那地,早些年种过麦子玉米啥的,后来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地也就撂荒了几年,长了些杂草。去年,大伯寻思着年纪大了,想把那块地平整出来,盖个小棚子,放点农具,再弄个小院子种种菜,养养鸡鸭,也算是个念想。
他当时就觉得,自家的地,旁边又是自己的老屋,简单弄一下应该没事。于是就找了村里几个伙计,开始平整土地,还拉了些砖头沙子,准备动工。
麻烦来了:税务找上门
这刚一动土没几天,麻烦就来了。先是村干部过来问情况,说这地是耕地性质,不能随便盖东西。大伯当时就有点懵,说这都荒了好几年了,也不种庄稼了,咋还不行?村干部也说不太清楚,就说上面有规定。过了没两天,镇上的税务所来人了,直接就说他这个行为涉及到占用耕地搞非农建设,得缴耕地占用税。
我大伯一听头都大了,啥税?听都没听过!他赶紧给我打电话,让我帮着问问,这到底是个啥情况,是不是弄错了。
我的实践探索过程
我接到电话,也是一头雾水。耕地占用税?确实陌生。于是我开始了我的“研究”:
- 第一步:先上网查。 我先在网上搜了搜“耕地占用税”是啥玩意儿。看了不少资料,大概明白了,就是国家为了保护耕地,规定你要是占了耕地盖房子或者干别的非农业的事儿,就得交这个税。
- 第二步:咨询专业人士。 光看网上的还不行,毕竟政策这东西细得很。我就托朋友找了个懂税务的会计,跟他请教了一下。他告诉我,这个税是一次性征收的,只要你占用了,就得交。而且税额跟当地的人均耕地面积、经济发展情况都有关系,不是全国统一价。
- 第三步:实地了解。 我寻思着,这事儿还得去当地税务部门问清楚。我就抽了个周末回了趟老家,陪着大伯一起去了镇上的税务所。
到了税务所,工作人员态度还挺我们把情况一说,他们就拿出文件给我们解释:
- 确认土地性质: 他们调出了我们那块地的档案,确认了那块地确实登记的是“耕地”。哪怕撂荒了,只要没变更性质,它还是耕地。
- 解释纳税义务: 工作人员说,只要是在耕地上建房或者搞其他非农业建设,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得是这个税的纳税人。我大伯要在上面盖棚子、弄院子,这显然就属于非农业建设了。
- 计算税额: 然后就是算钱了。他们说我们那儿的适用税额是每平方米多少钱(具体数字记不清了,反正不低)。然后根据我大伯实际占用的面积一算,得,数目还不小。
- 告知补办手续: 工作人员还说了,除了交税,还得去土地管理部门补办相关的用地审批手续,不然就算交了税,盖的也是违章建筑。
最终处理与感悟
搞明白这些之后,我跟大伯商量了一下。 他一开始挺想不通的,觉得自家地怎么还要交这么多钱。我给他慢慢解释,说这是国家政策,为了保住大家的饭碗田,咱们得理解。而且不按规矩来,盖了也可能被拆,那损失更大。
我们还是决定按规定办。先是去土地所咨询补办手续的事,准备材料。然后根据税务所核定的金额,去银行把耕地占用税给缴了。拿着完税证明和土地所那边给的一些文件回执,心里才算踏实了点。
大伯那个小棚子还是盖起来了,不过面积比原计划缩小了不少,尽量减少占用。院子也弄了,种上了菜,养了几只鸡。虽然多花了些钱,也折腾了一番,但总算是合规合法了。
通过这件事,我算是把耕地占用税这个东西给弄明白了。这玩意儿确实是为了保护耕地,毕竟地少了,粮食安全就没保障。如果大伙儿以后有类似在农村动土、建房的想法,一定、一定要先去当地的土地管理部门和税务部门咨询清楚,看看土地性质,了解相关政策和税费,千万别想不然可能就会像我大伯一样,多出不少麻烦和花费。
这就是我关于耕地占用税的一次实践记录,希望能给有需要的朋友提个醒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