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陕西会计从业资格证,我这可真是一肚子话想说。那会儿,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周围好像一下子都刮起了一阵考证风,会计从业资格证就是其中一个挺火的。我寻思着,闲着也是闲着,多一张纸总没坏处?说不定以后能派上用场。
下定决心与准备阶段
下了决心要考,第一步当然是先摸清楚陕西这边的政策和报名流程。我记得当时是先在省财政厅的网站上看通知,找报名入口。那会儿网络报名刚开始流行没几年,我还挺怕弄错啥的,一步一步对着说明操作,总算是把名给报上了。接着就是买教材,三大本:《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还有一本《初级会计电算化》。书拿到手,翻开一看,头都大了,密密麻麻都是字。
漫长的备考之路
真正开始学起来,才知道这玩意儿也不是那么好啃的。《会计基础》还好点,毕竟是基础嘛就是那些分录、借贷,刚开始真是把我绕晕了,死记硬背了不少。我特意找了个小本本,把那些容易混淆的科目、公式都抄下来,有空就翻翻。《财经法规》就更头疼了,全是各种规定、条例,枯燥得很,只能硬着头皮一条条记,做题,再做题。至于《初级会计电算化》,因为是上机操作,我还专门找了些模拟软件来练习,熟悉那些操作步骤和快捷键。
那段时间,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每天下班回家,吃完饭就趴桌子上看书、做题,周末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有时候遇到搞不懂的知识点,真是抓耳挠腮,恨不得把书给撕了。不过还坚持下来了。
- 把重点难点整理成笔记,反复看。
- 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题型和考试节奏。
- 电算化操作一定要实际上手练,光看书没用。
终于上了“战场”
考试那天,我还挺紧张的。陕西这边的考点一般都设在一些学校的机房里。进去之后,按照准考证找到自己的位置,深呼吸,开始答题。三门课是连着考的,中间好像有短暂的休息。时间过得飞快,感觉脑子一直在高速运转。尤其是电算化,操作的时候手心都冒汗,生怕点错了哪个按钮。
考完出来,感觉整个人都虚脱了,就一个念头:总算考完了,解放了!
拿到证书与现实的落差
过了大概一两个月,成绩出来了,还三门都过了。又等了一段时间,总算把那本红彤彤的会计从业资格证领到手了。当时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感觉自己也算是个“有证的人”了。
但是,重点来了! 我这证还没捂热乎,就听说政策变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不再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强制准入证明了。你说这事儿闹的,我辛辛苦苦考下来,感觉一下子“贬值”了不少。那段时间,心里确实有点不是滋味,觉得白费劲了。
后来我也想通了。虽然它不再是“上岗证”了,但毕竟证明了咱在这方面下过功夫,学过相关的知识。它就像你多学了一门手艺,虽然不一定天天靠它吃饭,但真到需要了解点财务知识,或者跟相关人员打交道的时候,心里多少有点底。 而且备考那段时间,那种专注和坚持,对我自己也是一种锻炼。
要问我现在这证还有没有用?我觉得,有总比没有强。它可能不会像以前那样直接成为你找到工作的敲门砖,但它至少是你学习过、努力过的一个证明。在某些时候,它可能还是能给你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帮助。比如,我后来自己做点小生意,看个简单的账目,理解一些基本的税务问题,就感觉轻松多了,不至于两眼一抹黑。这也算是我当初考这个证的一个意外收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