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了,老板又催着要明年的预算了,这活儿,每年都得折腾一回,真是让人头大。做了这么些年,也算是有点自己的心得体会。今天就跟大家伙儿聊聊,我平时是怎么捣鼓这个财务预算编制说明的。
第一步:把家底翻出来
这预算编制,可不是拍脑袋就能出来的。我一般是这么干的:我得把去年的老底都翻出来,什么财务报表,各个部门的实际花费,收入情况,都得仔仔细细看一遍。为啥?因为这过去的数字,就是咱们预测未来的基础。没有这些,后面全是瞎掰。
第二步:挨个部门“串门”
看完历史数据,心里大概有个谱了。就得找各个部门的头头脑脑们聊聊。销售部明年有啥大单子,市场部准备搞什么大活动,生产部有没有扩产计划,研发部是不是要上新项目,行政人事这边明年预计招多少人,工资涨不涨……这些都得问清楚。不然你编的预算,人家不认,或者到时候实际情况跟预算差十万八千里,那就白忙活了。
第三步:拍板用啥方法
收集完信息,就得琢磨用什么法子来编这个预算了。这玩意儿也有讲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就看着去年的数字,再结合明年的新情况,加一点或者减一点,这就叫“增量预算”,省事儿。但有时候,要是新项目,或者老板想彻底捋一捋开销,那就得从零开始算,每一笔钱都要问个为什么,这就是“零基预算”,费劲,但效果还有时候会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再调整调整,这就叫“滚动预算”。具体用哪个,得看公司情况和老板要求。
第四步:先算进项,再算开销
方法定了,就开始具体算数了。我习惯先从收入这边入手,根据销售目标、市场行情、产品价格这些,估摸一下明年能进多少钱。这块儿最重要,也最难估准,得多方面考虑。
收入估得差不多了,再来算开销。这就细了,人员工资、办公租金、水电费、差旅费、市场推广费、原材料采购成本……一项一项都得列出来。哪些是死的,雷打不动必须花的(固定成本),哪些是跟着业务量走的(变动成本),都得分清楚。这一步最繁琐,得有耐心。
第五步:重头戏——写“编制说明”
数字都出来了,预算表也填得七七八八了,但这还不算完。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写这个财务预算编制说明。这玩意儿是啥?简单说,就是解释你这个预算是怎么来的,为啥这么编。
我一般会在这个说明里写清楚这么几块:
- 编制的背景和目标:简单说说为啥要做这个预算,想达到个什么目的,比如说明年公司的大方向是
- 主要假设:比如说明年经济大环境怎么样,行业趋势怎么样,公司内部会有哪些重大变化,这些都是你编预算时候的前提。
- 采用的方法:就是前面说的,你用的是增量法,还是零基法,得说清楚。
- 主要指标的分析:比如收入预计增长多少,为什么;成本预计控制在什么水平,怎么控制;利润目标是多少,怎么实现。这块要结合具体的数字来谈。
- 潜在的风险和应对:比如市场竞争激烈可能导致收入不及预期咋办,原材料涨价了成本超了咋办,都得提前想想。
这个说明书写得好不直接关系到老板和其他部门能不能看懂你的预算,能不能相信你的预算。我都会尽量写得通俗易懂,把来龙去脉讲清楚。
汇总、审查、存档
编制说明写完了,连同各种预算表格,一起汇总起来,交给领导审批。审批过程中,可能还会来回修改几次,这都正常。等最终版本确定了,就存档,然后就照着这个预算来执行,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跟踪对比实际情况和预算的差异。
这财务预算编制说明,听着好像挺高大上,就是把咱们做预算的整个过程、想法、依据都白纸黑字写清楚,让大家都能看明白,心里有数。累是累了点,但做完了心里也踏实。希望我这点经验,对大伙儿有点用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