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咱聊聊用友T3这档子事儿。刚开始接触这玩意儿,我也是一头雾水。公司里说要上系统,规范财务,得,T3就这么来了。就喜欢琢磨,既然要用,那就得弄明白不是?
最初的准备与安装
我记得头一步,就是找安装包。那会儿我还特意问了下IT的同事,他们给了我一个,说是官方的版本。安装过程不复杂,就跟装其他软件差不多,下一步下一步的。关键是装完之后那个环境配置,比如数据库的连接啥的,这个得细心点,不然打开软件就给你报错。
装好之后,第一次打开,界面嘛就是那种比较传统的企业软件风格,谈不上多好看,但功能按钮瞅着挺多。我当时心想,这得学到啥时候去。
摸索建账与基础设置
咱是财务,第一件事肯定就是建账。这个可是核心。我记得当时是新建了一个账套,然后就开始琢磨那些基础设置。
- 单位信息:公司叫地址在哪,税号多少,这些都得填准确了。
- 会计期间:启用哪年哪月,这个定了后面就不好改了,得小心。
- 科目编码方案:这个也挺重要,几级科目,每级几位数,当时我还特地对照了一下我们公司原来的科目表,尽量保持一致性,方便过渡。
- 币种设置:人民币是肯定的,有外币业务的还得加上外币。
这一通设置下来,感觉就像是给新房子打地基,虽然繁琐,但必须稳当。特别是那个期初余额录入,我可是对着手工账本,一笔一笔敲进去的,生怕录错了,那后面就全乱套了。录完之后还得试算平衡,看到“平衡”俩字,心里才踏实点。
凭证处理的日常
基础打好了,接下来就是日常的重头戏——填制凭证了。T3的凭证界面,刚开始用着还有点不习惯,特别是那些快捷键。我当时就拿了个小本本,把常用的快捷键,比如“F7”调出科目,“空格”自动平衡啥的,都记了下来。多用几次,也就顺手了。
审核凭证、记账,这些都是标准流程。以前手工账的时候,月末结账那叫一个头大,算盘打得噼里啪响。用了T3之后,月末结账就是点几个按钮的事儿,当然前提是你前面的凭证都处理利索了,没啥红字反冲或者错账。
我还特别留意了它的查询功能。比如查总账、明细账,还有那个多栏账,比以前翻账本可方便太多了。想看哪个科目的发生额,点几下就出来了。
报表与月末处理
财务软件嘛最终目的还是出报表。T3里面内置了不少报表模板,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这些。刚开始用的时候,我还不太会自定义报表格式,就先用系统默认的。后来慢慢摸索,也学会了调整一下取数公式,让报表更符合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
月末的时候,除了结账,还有些比如计提折旧、摊销费用、结转损益这些,T3都有对应的模块或者功能来辅助完成。只要你期初设置好了,日常凭证也规范,这些月末处理起来就比较顺畅。
一点心得体会
折腾用友T3的过程,就是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一开始确实觉得功能多,有点摸不着头脑。但静下心来,一步一步地去操作,去理解每个模块是干啥的,慢慢地也就上手了。
多练多操作是关键。很多功能,你看教程看一百遍,不如自己动手试一遍。还有就是,遇到问题别怕,可以先自己琢磨琢磨,或者问问用过的同事。我当时就经常厚着脸皮去请教老会计,他们经验丰富,点拨几句就能省不少事。
现在用熟练了,感觉T3虽然界面老派了点,但胜在稳定、功能也还算齐全,对于我们这种中小企业的日常财务核算来说,是够用的。从手工账到用上T3,确实是工作效率上的一大提升。这就是我实践用友T3的一些经历和记录,希望能给刚接触的朋友一点点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