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聊聊这个金蝶软件价格的事儿。这玩意儿,可不是去菜市场买白菜,问一句“多少钱一斤?”就完事儿的。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结果,给我上了一课。
我的实践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两眼一抹黑,到处打听
那时候公司刚起步,账目开始多了起来,手工记账是真扛不住了,寻思着得上个财务软件。金蝶嘛名气大,就先瞅它。我一开始也是跟大家一样,上网到处搜“金蝶软件多少钱”、“金蝶财务软件价格表”。搜出来的信息那叫一个五花八门,有说几千的,有说几万的,还有说什么迷你版、标准版、专业版、旗舰版,看得我头都大了。心想这玩意儿咋跟买车似的,还分低配高配?
第二步:硬着头皮联系销售
网上的价格太虚,我就找了他们官方的联系方式,想着直接问个准信儿。电话打过去,客服倒是挺客气,问了我一堆问题:我们公司多大规模?多少人用?主要想解决啥问题?有没有进销存需求?要不要生产管理?等等等等。我说我就一小公司,先管好账就行。客服听了,就给我推荐了他们所谓的“小微企业适用版本”,说是有迷你版和标准版。
第三步:报价来了,不止一个数字
过了没多久,销售的报价邮件就发过来了。我一看,果然不是一个简单的软件标价。比如:
- 软件本身费用:这块儿确实分版本。像他们说的迷你版,可能就两三千块钱,管个总账、出纳啥的,点儿不多。标准版,功能多点,比如多了固定资产啥的,价格就可能上到五千往上走了。要是再往上,专业版、旗舰版那些,动不动就上万,甚至好几万,那是给中大型企业用的,功能复杂得多。
- 实施服务费:这个我一开始真没概念。销售解释说,软件买回去不是插上电就能用的,得有人帮你安装、初始化、设置科目、期初数据导入,还得教你怎么用。这部分费用,他们说是按软件费用的一个比例收,或者按人天算。我当时心里就嘀咕,这又是一笔开销。
- 二次开发费(可选):销售也提了一嘴,说如果我们有特殊需求,现有软件模块满足不了,他们还能提供二次开发。这个就更没谱了,得看具体需求多复杂,估计价格不菲。我们小公司,这个暂时用不上。
- 后续服务费/年费:有些版本,特别是云服务那种,可能是按年付费的。就算买了断版的,后续的软件升级、问题支持啥的,也可能有服务包,得另外掏钱。
第四步:结合自身,艰难抉择
看到这一堆,我算是明白了,买金蝶不能只看那个“软件标价”。得把自己的需求捋清楚。我们公司小,业务也简单,主要就是管好财务账,出个报表。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什么生产、供应链,暂时都用不上。我们反复比较,决定先从一个基础点的版本入手,好像是叫KIS标准版还是迷你版来着,具体记不清了,当时价格大概在几千块钱,再加上一点点上门指导的费用。
第五步:落地使用与感受
付了钱,约了时间,金蝶的人就上门来给我们装软件、导数据、做培训。折腾了几天,总算是跑起来了。用起来之后发现,确实比手工记账效率高多了,报表也能自动生成。但是,也得承认,这玩意儿的学习成本还是有的,不是说点几下鼠标就全会了,财务人员也得花时间去熟悉。
总结一下我的体会:
你要问我金蝶软件价格,我只能告诉你,这真没个准数,得看你的“命”——也就是你的具体需求。你公司规模多大?需要哪些功能模块?要不要人上门手把手教?这些都直接影响最终的价格。别光盯着那个软件本身的价格标签,后面的服务费、实施费都得考虑进去。最稳妥的办法,还是直接联系他们的销售,把你的情况说清楚,让他们给你出个详细的方案和报价,然后你再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去权衡。千万别想着一口吃个胖子,小公司就从小版本用起,够用就行,以后业务发展了再升级也不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