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自个儿琢磨商业信用融资这点事儿。一开始我也不太懂,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试出来的。这玩意儿听着挺玄乎,落地到咱自个儿生意上,还真能解决不少问题。
一、为啥琢磨这事儿?起因是真缺钱!
我记得那会儿,我那小买卖刚有点起色,订单看着也还行,但就是手头紧巴。原材料要钱,工人工资要钱,有时候客户回款一慢,资金链就绷得紧紧的,愁得我好几宿没睡老想着去银行贷款,手续麻烦不说,我这小本经营,人家也未必看得上。我就开始琢磨,有没有别的路子能让我这资金活泛起来。
二、摸索阶段:到底啥是商业信用融资?
我一开始上网瞎看,也问了些做生意的朋友。商业信用融资,我当时理解得特简单,就是跟上下游搞好关系,看能不能先拿货后付款,或者让客户早点把钱给我。不像银行贷款那么正式,更像是熟人之间的“通融”。
后来我琢磨明白了,这里面学问也不少。主要就是利用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来弄钱。比如:
- 应付账款融资:这个最直接。就是我从供应商那里进货,跟人家商量能不能宽限几天付款。比如约定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结一次账。这样我手里的钱就能先用在别处。
- 预收账款融资:反过来,就是我跟我的客户商量,能不能先付一部分订金,或者预付全款。这样我生产的资金就有着落了。
听着是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那可都是人情世故和商业谈判。
三、我的实践过程:一步一个脚印
第一步:盘点家底,明确需求。
我先把自己手头上的订单、客户情况、供应商情况都捋了一遍。到底缺多少钱?这钱主要用在哪儿?多久能周转回来?心里得有个谱。不能盲目地去跟人张嘴,万一搞砸了,以后生意都没法做了。
第二步:筛选目标,重点突破。
供应商那么多,客户也不少,不可能个个都去谈。我挑了几个合作时间比较长、平时关系也还不错的供应商。重点是那些对我依赖性比较强,或者觉得我这生意有前景的。 对于客户那边,也是挑那些比较稳定、信誉好的。
第三步:准备“说辞”,真诚沟通。
这步最关键。我记得当时去找我的一个主要材料供应商老王谈。我没直接说“你赊我点货”,而是先把我的订单情况、未来的发展计划都跟他细细说了,让他看到我不是在瞎折腾,是真的有业务在做。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提出,能不能在付款周期上给点支持。态度得诚恳,也得给出明确的还款承诺。
我还特地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材料,比如近期的销售合同复印件、银行流水啥的,虽然不正规,但能让人家心里踏实点。我说:“王哥,你看我这批货出去,下个月就能回款,到时候立马给您结清。”
第四步:签好协议,规范操作。
口头答应了还不算完。为了双方都有保障,我主动提出签个简单的延期付款协议。虽然不是啥正式合同,但白纸黑字写清楚金额、付款日期、违约责任啥的,大家心里都明白。 这也是为了以后长期合作打基础。
第五步:说到做到,建立信任。
拿到“信用额度”后,我严格按照约定时间付款,甚至有时候还会提前一点。几次下来,老王对我就更信任了。后来我跟其他几家供应商谈,也顺利了不少。因为口碑传出去了,人家知道我这人靠谱。
对客户那边,如果收了预付款,我也会保证按时按质交货,让人家觉得这钱花得值,下次还愿意跟我合作。
四、最终效果与感悟
通过这么一折腾,我那阵子的资金压力确实缓解了不少。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我能接更多的订单,敢备更多的货了。 生意慢慢就盘活了。虽然这个过程中也碰过壁,被人拒绝过,但效果是好的。
我的感悟就是,商业信用融资,说到底还是“信用”两个字。 你得让人家信得过你。平时就要注意积累自己的商业信誉,做生意要讲诚信,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也别把杠杆加得太大,得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不然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容易把自己套进去。
这都是我自个儿的一点不成熟的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做生意都不容易,互相多交流,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