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今天想跟大家唠唠我之前折腾“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那点事儿。这玩意儿听着好像挺高大上,说白了,就是管好咱们会计用的那套电脑软件系统。别小看它,管不那乱子可就大了去了。
初体验:摸着石头过河
记得刚开始接触这摊子事儿的时候,我也是一头雾水。那会儿单位刚上了新的财务软件,领导拍拍我肩膀说:“小张,这系统以后就交给你维护了,好好干!” 我当时心里那个忐忑,这玩意儿整错了,账目出问题可不是闹着玩的。
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呗。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本厚得跟砖头似的系统说明书给啃了一遍。很多地方看得云里雾里,但好歹对系统有个大概的印象了。然后我就开始琢磨这“系统管理”到底要管些
就是建账套。这玩意儿就跟咱们手写账本一样,得先有个“户头”。我得设定好启用日期,把公司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公司名、税号啥的都录进去。还有就是那个科目编码,也得按照公司的习惯和会计制度设置不然以后做账就乱套了。
核心操作:权限、数据和日常维护
账套建好了,接下来就是管人了。这可不是简单地给每个人开个户头就完事儿的。我琢磨着,会计工作分工明确,出纳不能碰总账,审核的不能自己制单,这在电脑系统里也得体现出来。
我就开始设置操作员和权限。比如:
- 张三是出纳,那我就只给他看出纳模块的权限,别的模块他点都点不进去。
- 李四是会计主管,那他权限就大一些,能审核凭证,能查总账。
- 我自己,作为系统管理员,权限当然是最高的,但我也给自己定了规矩,非必要不直接操作系统里的业务数据。
我还特别强调了密码管理。要求大家设置复杂点的密码,定期更换,而且绝对不能把自己的密码告诉别人。这玩意儿就跟银行卡密码一样重要,马虎不得。
然后就是数据安全了。这可是重中之重!我想着万一电脑坏了,或者中了病毒,那辛辛苦苦录进去的数据不就全泡汤了?
我当时做了几件事:
- 定期备份:雷打不动,每天下班前必须做一次数据备份,周末还得做个完整备份,备份文件还得拷到移动硬盘上,另外存放。
- 病毒防范:给会计用的电脑都装上杀毒软件,定期升级病毒库,不准随便插来路不明的U盘。
- 操作日志:系统本身一般都有操作日志功能,我会定期检查,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操作。虽然不一定能完全杜绝问题,但至少能起到震慑作用,万一真出事了,也好追查。
我还记得有一次,一个同事不小心删了一张重要凭证,急得团团转。幸亏我前一天晚上做了备份,花了点时间把数据恢复了,才没酿成大错。从那以后,大家对数据备份的重要性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除了这些,日常还得处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儿。比如,软件偶尔会出点小毛病,需要联系软件公司技术支持;年底结转,也得在系统里操作;有时候打印机设置不对,凭证打不出来,也得我去看看。
一点体会
搞这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说难也不算太难,但说简单也绝对不简单。它不像做账那样,每天都有固定的流程,很多时候是预防性的工作,或者是出了问题去“救火”。
我感觉,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心和细心。你得把这系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管,时时刻刻想着它的安全,想着怎么让它更好地为咱们会计工作服务。还得不断学习,毕竟软件也在升级,新的技术也在出来。
一开始觉得这活儿挺烦的,后来慢慢发现,把系统管顺畅了,大家用着方便,错误也少了,会计工作效率确实能提高不少。那种成就感,还是挺足的。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折腾的经历,也算是给自己攒了不少经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