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最近有没有瞅瞅自己的工资条?我跟你说,我前两天拿到手,瞅着就不太对劲。
一、发现“小秘密”
拿到工资条,我第一眼就看那到手数字。怎么跟我心里盘算的数目,差了那么一点儿。不多,但也不是小数。就喜欢琢磨这些事儿。我赶紧翻了翻之前的工资记录,一条条对比。
这一对比,就发现问题了。不光是到手工资有那么点微妙的变化,还有那公积金,个人扣款部分好像也悄悄往上涨了点。再细看,养老金个人缴纳的部分,似乎也跟着动了动。
二、开始“刨根问底”
我寻思这不对,最近也没听说公司普调薪资,我这岗位也没变动,怎么这些钱就自己“长腿”了?我就跑去打听了一下我们单位管人事的,还有几个老同事,看看他们是不是也一样。
果然,好几个人都说有类似的情况。人事那边给了个说法,说是啥缴费基数调整了。我这才闹明白,,原来是这么个连锁反应!
他们解释说,咱们平时说的那个社会平均工资,它每年都可能会公布一个新的数。这个数一变,咱们的社保公积金的缴费基数上限和下限很多时候就得跟着动。咱们个人的缴费基数,通常是你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但它不能超过上限,也不能低于下限。
就算我自己的工资总额没变,但如果我之前的缴费基数低于新的下限了,那我的缴费基数就得往上提一提,提到至少是新的下限标准。这么一来,基数变了,那每个月从工资里扣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还有公积金,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三、算算“这笔账”
我仔细盘算了一下,虽然说因为基数调整,每个月扣的钱多了那么一些,拿到手的现金可能暂时会少那么一丢丢,但往长远了看,这事儿不算坏。
你想:
- 公积金:个人交的多,单位给匹配的也多。这钱不都进咱自己账户了嘛以后买房、租房或者装修啥的,能取出来的钱就多了,贷款额度也可能高点。我这可是亲身体会,之前买房就靠着公积金帮了大忙。
- 养老金:现在个人交的部分多了,意味着划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钱也多了。虽然不知道几十年后是个啥光景,但按照现在的规矩,肯定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这可是咱以后退休生活的保障,想想心里也踏实点。
如果是因为社会平均工资涨了,导致缴费基数上限提高了,而你的工资正好也比较高,那扣的也会相应变多。但反过来想,这也是因为你收入高了嘛
四、一点“小体会”
这工资条上的数字变动,背后都有些门道。咱自己多留个心眼,搞清楚这些变化是怎么回事,为啥变,心里才踏实。
这回我算是又实践了一把,弄明白了这工资、公积金、养老金是咋跟着“大部队”一起动的。以后再看到这些数字变化,我就不慌了,知道这是政策调整的正常现象。也希望我这点小小的实践记录,能给大伙儿提个醒,没事儿也多关注关注自己的“钱袋子”和未来的“保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