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大家聊聊这个“财务费用”的事儿。别看这名字听着好像挺专业的,跟咱们做点小买卖,甚至个人过日子都沾点边。我对这块儿也是稀里糊涂的,后来自己折腾了点事儿,才慢慢摸索出点门道。
一开始我是怎么干的?
刚开始我弄我那个小工作室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把产品做怎么多拉点客户,财务上的事儿,特别是这个“财务费用”,我压根儿就没太当回事儿。那时候觉得,不就是银行扣点手续费嘛能有多少?或者有时候资金周转不过来,找朋友或者小贷公司周转一下,付点利息,也觉得是应该的,没往深处想。
我记得有一次,为了进一批原材料,手头现金不够,就从银行贷了笔小额的款。当时办手续的时候,银行经理跟我说了一堆利率、还款方式什么的,我听得云里雾里,就想着赶紧把钱拿到手,好投入进去。至于那个利息具体怎么算,每个月会从我利润里“吃掉”多少,我没细算,心想,做生意嘛哪能没点成本。
还有就是,我有时候会从国外买点小工具或者软件服务,付款的时候会涉及到汇率转换,银行也会收一笔跨境手续费。当时也就那么付了,觉得只要东西好用,这点小钱不算
后来问题就来了
这么稀里糊涂地过了一段时间,到了年底,我盘点了一下账目,准备看看辛辛苦苦一年赚了多少。结果一对账,我滴个乖乖,发现实际到手的利润比我预想的要少那么一截。我就纳闷了,销售额看着还行,成本控制得也还可以,钱都去哪儿了?
我就开始一笔一笔地对账,特别是那些银行流水。这时候我才注意到,之前不太在意的那些“小钱”,积累起来可真不是个小数目!
- 银行贷款利息: 这个是大头。每个月固定要还的,直接就从我账户里划走了。我之前只想着借钱应急,没仔细算过总的利息成本。
- 汇兑损失: 有几次付外币的时候,人民币汇率正好不太无形中就多花了一些钱。虽然单笔看着不多,但几次下来也挺肉疼的。偶尔也有汇率好的时候,能省一点,但总体算下来,还是损失的时候多。
- 各种手续费: 银行转账手续费、账户管理费、还有之前说到的跨境支付手续费等等。这些都是零零碎碎的,平时不太注意,但汇总起来一看,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这才明白过来,这些七七八八的,都算是“财务费用”。 它们就像一些看不见的小口子,在悄悄地“吸”走我的利润。如果我不去关注它,不去管理它,那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就会不明不白地流失掉一部分。
现在我是怎么记的,怎么留意的
吃了这个亏之后,我就学乖了。现在我对财务费用这块儿特别上心。
是记账。 我会把每一笔跟资金相关的费用都清晰地记录下来,单独列一个“财务费用”的明细。比如,银行利息支出多少,手续费多少,汇兑损益是正是负,都记清楚。
是规划。
- 在需要资金周转的时候,我会货比三家。不仅仅是看贷款利率高低,还会看有没有其他隐藏的费用,还款方式是否灵活,能不能提前还款,提前还款有没有罚息等等。尽量选择成本最低、最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
- 对于外币支付,我会多关注一下汇率波动。如果不是特别紧急,可能会选择一个相对有利的时间点进行支付。也会比较一下不同支付渠道的手续费。
- 银行账户和服务我也会定期梳理。有些不常用的账户或者服务,如果会产生不必要的管理费,我就会考虑注销或者关停。
就是分析。 定期(比如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我会回顾一下财务费用的构成和总额。看看哪些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对于可控的部分,想想有没有优化的空间。比如,是不是可以通过改善现金流管理,减少短期借款的频率和金额,从而降低利息支出。
说到底,这财务费用就像咱们日常生活中的水电煤气费一样,虽然不是核心开销,但你要是不管它,它就能给你“好看”。管好了,就能实实在在地省下钱,让你辛辛苦苦的成果更多地落到自己口袋里。 这就是我实践下来的一点心得,希望能给大家提个醒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