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成员作用大吗?这问题憋了我好几年了,天天在网上看人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大公司靠他们指点江山。我心里一想,这帮人真的这么牛?还是说光摆那儿当摆设的?去年我实在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摸摸底。
第一步,开始问行业里的人
我先找了几个搞企业的朋友,直接问他们看法。第一个是在广告公司当主管的张哥,我约他喝了顿酒。张哥边喝边摇头说:“我们那董事会,表面上挺厉害,但说白了就是个橡皮图章。每次开会,那几个老总自己定好的方案,拿董事会来签名就完事了。”我当时没信,以为他在瞎抱怨。
接着又跑去找搞工厂的李姐,她在那儿干十年了。我直接去她办公室问:“李姐,你们那董事会真的起大作用?”李姐翻了个白眼:“小样儿,你太高看他们了。我们厂子平时决策,董事会基本靠边站。出了事儿,老板打个电话通知下,他们签个字就算完成任务了。”
自己混进去参与观察
光问人不够,我得亲自混进去体验。正好去年秋天,一个老乡在本地开了家小科技公司,缺个顾问。我就自告奋勇跑过去帮忙,顺便当内鬼观察董事会怎么运作的。
开头那几个月,我跟着老板老王混会。每次董事会开会前,老王先拉着核心团队开个小会,把东西都搞定了。然后正式会议的时候,那几位董事坐在桌前,只听老王叽叽歪歪说一通,他们就点头应几声。我暗地里数了数,一个季度开了三次,他们总共就提了两个建议,还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后来公司出问题了,资金周转不开。老王没叫董事会商量,自己找银行贷款解决了。我跟老王私下问为他笑笑说:“搞他们进来就是装门面的,真要实操时添乱。”这句话点醒了我。
碰上硬茬子才露馅
转折点在今年春天。公司突然接到个大合同,需要修改方向。老王还是老样子,自己定了方案才通知董事会。结果有个新董事不乐意了,是个退休的企业家老刘,他说这样搞风险大。两人吵得不可开交。
我看这热闹,赶紧凑过去听。老刘坚持要改方案,老王硬是不同意。双方硬杠了一周,老王直接拍板,董事会只能让步。这事儿后,我去问老刘:“刘哥,您这角色到底有啥用?”老刘叹口气:“表面上权力大,实际上就是个空壳子。真想影响点得看老板给不给面子。”
全部折腾一圈下来,我算是明白了:董事会成员的作用,真的大吗?说白了,大部分时候就是摆设。小公司里,老板自个儿包揽一切;大公司里,他们也未必能插手实质东西。
为啥我知道这些?因为我干完后,老乡老王给我报销了点油钱。结果那小子后来赖账,说董事会审核没通过。我这暴脾气直接找到他家,坐门口不走,老王才赶紧掏钱完事儿。笑死人,董事会连报销都管不到,还吹影响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