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费什么时候转入费用,开办费与待摊支出的区别?
开办费是企业筹建期间除固定资产购建(含建筑工人的工资福利等)和原材料购进以外的其他筹建支出,原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开办费发生时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之月一次转入管理费用-开办费;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开办费在发生当期直接计入理费用-开办费。待摊费用也叫待摊支出,一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已经支付但不属于本期负担的费用,待摊费用阴干用途或项目设置明细科目,在今后各自的收益前期分别摊销。
筹建期间固定资产购建支出应计入在建工程,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入固定资产;购入的生产用材料即如原材料科目。
筹建期间多少金额的费用计入开办费?
您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公司日常发生的费用都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等公司正式经营有了第一笔收入,再把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转入管理费用。
1、报销时
借: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10000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10000
2、公司正式经营有了第一笔收入后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 10000
贷: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10000
拓展资料:
开办费:指企业在企业批准筹建之日起,到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止的期间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筹建期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二、首次执行日采用未来适用法有关项目的处理——第四点开办费:首次执行日企业的开办费余额,应当在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内全部确认为“管理费用”。
企业发生的下列费用,不得计入开办费:
(1)由投资者负担的费用支出;
(2)由取得各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发生的支出;
(3)筹建期间应当计入资产价值的汇兑损益、利息支出等。
关于会计的有关问题我们就介绍到这里,以上回答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到您,欢迎您与我们共同探讨
厂房开办费用?
开办厂房的费用因地区而异,而且费用也会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厂房的面积和地理位置等。以下是一般性的厂房开办费用,仅供参考:
1. 租金:租金通常是一个最大的费用,租金取决于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以及你想要租用的区域。你可以通过和房地产代理机构谈判来降低租金。
2. 装修和家具:为了使员工可以在一个安全,设备齐全,愉悦的环境中工作,你需要投资装修和家具。厂房内部的设计和装修、工作室、电路、水管、网络等方面的费用也需要计划。
3.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开办一栋厂房也会需要购买设备和器具,例如电工具,加热设备和空调,而每月的水、电、气、网络和电话费用也需要计划。
4. 证照和税费:成立一个公司需要缴纳一定的税费,而获取营业执照和其他相关证照也需要一些费用。
5. 其他花费:在开办厂房期间,你还需要购买办公用品、人员培训费用等。
总之,开办厂房的费用是有很多因素影响的。建议您进行详细的预算,并与专业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规划开办厂房的费用。
待摊费用发生和待摊费用摊销怎么理解啊?
首先,你们两个对长期待摊费用的理解不同,所以造成账务处理上的差异。
1.你的观点,将费用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开业后一笔转入管理费用-开办费。
(你是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执行,我认为这没有问题,可以从科目上直接反应开办前的费用。)
2.她认为将公司前期买的各费用,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办公费。
(她认为一次性的支出费用,直接计入管理费用,省去多余的步骤,减少重复工作,也不影响最终账务结果,其次通过统计时间,也可以达到计算开办前费用的目的,我认为这也没有问题。)
3.说说我个人对于长期待摊费用的理解。我个人认为,会计上设计长期待摊费科目的目的,是为了那些需要分不同会计期间去摊销的费用,便于去摊销。
举个例子公司租了一层办公楼,1月1日预交了一年的房租,总计120万。虽然120万元是1月份支付的,但是费用所属期是1月1日到12月31日共计12个月的房租费用。所以按照权责发生制,应该分12个月平均摊销。1,支付时借 长期待摊费用-房租 120万待 银行存款|现金 120万2,每月末摊销本月份房租借 管理费用-房租 10万贷 长期待摊费用-房租 10万所以,你们公司那些一次性的支出,不需要分期去摊销的,不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直接计入损益类科目,我个人认为是完全可以的。最后,长期待摊费用的定义“长期待摊费用”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
在“长期待摊费用”账户下,企业应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按照费用项目披露其摊余价值,摊销期限、摊销方式等。
长期待摊费用是权责发生制的产物,属于资产类科目下的费用科目。长期待摊费用定义中,也说明了,是摊销期一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当然,你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肯定没问题。但是,她(那个会计妹纸)的理解,我个人认为她对这个科目设计理解比较透,而不是死认准则,不然也不会用这样的方式去处理账务。
你也说词穷,是因为,她的操作确实不存在什么问题,仅仅是没有按照会计准则去执行。但是,会计准则不一定是全部正确的或者是最优解,每年很多会计准则都在变动,能灵活运用会计这个工具,为我们解决实际的问题,简化和优化工作,才是会计的正确用法。结论:这个妹纸对会计有自己的理解,会思考,也敢于和领导发问而不是迷信权威,是个很好的苗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