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大家唠唠这个“激励机制的作用”。别看这词儿听着好像挺官方的,落到咱们自个儿身上,那可是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东西。
一、没激励,死气沉沉
我先说说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在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干活嘛就是领一天工资撞一天钟。为啥?因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领导也就那样,顶多口头说句“小王不错”,然后就没然后了。时间一长,大伙儿都没啥劲头。新来的小年轻,一开始还挺有冲劲儿,想着表现表现,结果发现冒尖也没啥特别的好处,慢慢地也就“随大流”了。整个部门,就是温吞水,一点活力都没有。
那时候,我记得有个项目挺急的,需要大家加加班,一起攻克一下。领导也只是在会上喊了几句口号,说什么“大家辛苦一下,项目完成了公司不会忘记大家的”。结果?真到了加班的时候,磨洋工的不少,能早溜就早溜。为因为“不会忘记”太虚了,谁知道是真是假,反正眼前是没看到啥实际的。
二、开始琢磨,试试看
我跳槽了,到了新地方,带了个小团队。一开始也是老样子,大家积极性不高。我就琢磨,这样下去不行,活儿都堆在那儿,效率也上不来。我就想起了以前那种“大锅饭”的感受,觉得问题可能就出在这个“激励”上。
我就开始试着搞点小动作。比如,我们团队接了个活儿,我先跟大家把目标说明白,然后说,如果咱们能提前完成,并且质量过关,我自个儿掏腰包,请大家搓一顿好的。要是完成得特别出色,我再向上面申请点小奖金,或者争取个优秀员工啥的。话先撂这儿,让大家心里有个盼头。
我还弄了个小白板,谁这个月表现比如主动解决了难题,或者帮助同事了,我就在上面给他画个小星星,或者写几句表扬的话。月底的时候,星星最多的,除了聚餐时候多给加个菜,我还会买点小零食、小水果啥的,直接送到他工位上。
三、还真管用!
你别说,就这么些小小的改变,效果慢慢就出来了。
- 大伙儿的积极性明显高了。以前是催着干,现在是主动干。有时候我还没安排,他们就过来问:“头儿,接下来有啥活儿?这个我能干!”
- 团队氛围也变好了。以前是各干各的,现在互相帮助的也多了。因为帮助别人,也能得到认可嘛办公室里笑声也多了,不再是死气沉沉的。
- 工作效率那是噌噌往上涨。以前一个项目拖拖拉拉,现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很多活儿都能提前完成。有一次,一个客户的急单,按正常流程得一周,我们硬是三天就给他搞定了,客户满意得不得了,后来还给我们介绍了新业务。
我记得特清楚,有一次为了赶一个节点,大伙儿连着加了几天班。项目顺利完成后,我立马兑现承诺,不仅请大家吃了顿大餐,还真就去跟领导申请了奖金。虽然钱不多,但发到每个人手上的时候,我看到他们脸上那种笑容,是发自内心的。那种被认可、被激励的感觉,比啥都强。
四、总结一下我的心得
从我自个儿的这点实践来看,这个激励机制,说白了,就是一种“催化剂”。你想要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而且还得是好草。
它能让员工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是被看见的。不是说非得给多少钱,有时候一句真诚的表扬,一次公开的认可,一个小小的奖励,都能让人心里暖乎乎的,更有干劲儿。
这个激励也不是瞎激励,得公平公正,得说到做到。不然搞一次两次,大家发现是“画大饼”,那以后就更没人信了。
我现在算是明白了,想要团队有战斗力,想要大家伙儿都积极向上,这激励机制,还真是少不了。它就像发动机里的润滑油,能让整个机器运转得更顺畅,更有劲儿!这就是我从自己带团队的小实践里,悟出来的一点点心得,希望能对大伙儿有点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