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这行情,真是让人脑壳疼,尤其是地产股,那叫一个刺激。我,也不是啥股神,就是个普通小散,平时也就瞎琢磨。中海地产这票,我算是折腾过一阵子,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当时的实践过程。
初识中海,只是随便看看
最早关注到中海地产,大概是两三年前。那会儿地产行业风声鹤唳的,不少房企都爆出问题。我当时就寻思,这种时候,是不是有些底子硬的公司反而有机会?纯属瞎想,也没太当回事。就是偶尔翻翻财经新闻,看到中海的名字,会多留意两眼。看到有报道说“中海,这家唯一净利润超400亿的房企”,当时就“”了一声,觉得挺牛,但也没啥具体行动。
开始琢磨,浅尝辄止的调研
后来有段时间,手头稍微宽裕了点,就想着是不是可以搞点小投资。我又想起了中海地产。这回就不是随便看看了,我开始主动去了解。我这个人,不懂什么复杂的财务模型,也不会看K线图,就是用最笨的办法。
- 看看公司自己咋说: 我找了些中海地产的业绩会报道来看,记得当时他们副主席罗亮说“集团财务稳健”,还提到“净利润率仍然达到19.3%,位于行业的较高水平”。听着感觉还行,至少管理层自己有信心。
- 看看别人咋说: 我也搜了些分析文章,有的说“中海地产股票价格的走势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提醒要“谨慎思考和分析”。也有的说“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发展趋势下”,还是有机会的。反正说啥的都有,看得我云里雾里。
- 看看有没有啥特别动作: 印象比较深的是,有段时间看到新闻说“中国海外集团连续5日增持中海”,这个我觉得是个积极信号,毕竟自家大股东掏钱买,总比光说不练强。
当时我还看到有人提到,中海“大部分项目今年也开始进入结算期”,说“算上这一块,估值也会提升更多”。这些东西,我听着都觉得挺有道理,但具体怎么算,我是真不会。
下定决心,小试牛刀
琢磨了小一个月,期间也看了看股价,好像也没跌得太离谱。我想着既然大股东都在买,公司基本面听起来也还行,要不就少买点试试?就当是实践学习了。于是我就在2021年那会儿,分批买了一点儿中海地产的股票。真不多,就是我那点私房钱,亏了也不至于影响生活那种。
买入之后,心态就变了。以前看新闻就是看个热闹,买了之后,天天都想刷刷股价,涨了就开心,跌了就有点小焦虑。尤其是看到有报告说“其归属股东核心净利润244.2亿元……同比下降28%”,心里也咯噔一下,想着是不是买早了。但转念一想,大环境都那样,它能保持盈利也不容易了。
持有与观察,耐心等待
买入之后,我就没怎么动了。因为我本来就是打算长期看看的,不是那种快进快出的高手。期间,我也一直关注着中海的消息。比如他们拿地的情况,销售数据,还有一些行业政策的变化。这个过程也挺有意思的,能学到不少东西,虽然大部分还是囫囵吞枣。
我记得当时有分析说,对于中海地产股票价格的投资分析,应该“综合考虑历史趋势、基本面和技术面等因素”。我这技术面基本为零,历史趋势也就看了个大概,主要还是凭着对基本面的一点点感觉。
时机成熟,获利了结
大概到了2022年4月份左右,我瞅着股价还行,比我买的时候涨了不少。当时也听说了一些朋友炒股的经历,有的赚了没跑,结果又跌回去了。我就想,见好就收,别太贪心。于是就把手里的中海地产股票给卖了。
后来我自个儿拿Excel瞎鼓捣,用了个什么XIRR函数算了算,从买入到卖出,持有时间不到两年,这笔买卖的年化收益大概有28%左右。虽然跟那些大神没法比,但对我这种小菜鸟来说,已经挺满意了,至少跑赢了通胀,还赚了点小钱。
一点感悟
这回实践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投资这玩意儿,真不能光听别人说。得自己花时间去了解,哪怕了解得不深,也比盲目跟风强。中海地产这回算是运气让我小赚了一笔。但我也明白,地产股这东西,不确定性还是挺大的,以后再碰肯定会更加谨慎。分享出来,就是记录下自己的一个过程,希望能给同样是小散的朋友们一点点参考,谈不上什么经验,就是个实践记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