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姐们,今儿个跟大家伙儿唠唠我最近琢磨的一件事儿——算自个儿的净资产。以前总觉得这玩意儿是那些有钱人或者公司老板才关心的,跟咱普通老百姓没啥大关系。可最近我寻思着,这日子过得稀里糊涂的,手里到底有多少真金白银,欠了多少饥荒,心里得有个数。不然,钱咋没的都不知道,那不成冤大头了嘛
说干就干,我找了个周末,泡了杯浓茶,摊开个本子,就开始扒拉我那点家当。咱得从头捋,一步步来。
第一步:盘点我的全部家当(也就是资产)
我先把所有值点钱的东西都给它列出来,一项项的,生怕漏了
- 手头的活钱:这就包括钱包里那点现金,虽然现在用得少了,但总归还是有的。还有微信零钱、支付宝余额,银行卡里的活期存款,这些都是能立马动用的。我一个个APP翻,一个个账户查,好家伙,零零散散加起来也有那么一小笔。
- 定期存款和理财:银行里存的那些定期,还有之前买的什么基金、余额宝、银行推荐的那些理财产品,不管现在是赚是赔,都按最新的市值给它算上。有些长期没看的账户,这回也顺便瞅了瞅,心里大概有个数了。
- 房子车子这些大件:房子这块,我就大概估摸了一下,参考了同小区差不多的户型最近卖的价钱,心里有个谱。车子嘛这玩意儿一年一个价,掉得快,我也就按二手车贩子大概能给的价钱算了一下,图个真实。
- 其他值钱玩意儿:还有就是我老婆那些金银首饰,这个我得小心翼翼地问,报个数就行,不敢多打听。我自己,还有几块不怎么戴的表,当年也是花钱买的,虽然现在不一定值钱,也算上。还有就是一些借出去还没收回来的钱,这个也得算上,毕竟还是我的钱嘛
把这些一项项的数字加起来,得出一个总数,这就是我的总资产了。看着这个数,心里头五味杂陈的,一方面觉得这些年辛辛苦苦也没白干,攒下点东西;另一方面又觉得,好像离想象中的“有钱”还差得远!
第二步:算算我欠了多少钱(也就是负债)
算完了资产,就得算算自己欠别人多少钱了。这部分可比算资产让人心情沉重多了,每一笔都是压力。
- 房贷和车贷:这俩是大头。房贷每个月雷打不动地要还,我特地去银行APP上查了最新的剩余本金,那数字,看着就让人喘不过气。车贷相对少点,但也得算上。
- 信用卡账单:我把所有信用卡的未出账单和已出账单但还没还的部分都加了起来。平时刷卡不觉得,这一汇总,嚯,原来上个月又剁手了不少!
- 各种网贷和白条:什么花呗、借呗、京东白条之类的,也得一笔笔记清楚。这些小额的,用起来方便,但累积起来也不是小数目。
- 跟亲戚朋友借的钱:这部分可能有些人不太好意思算,但我觉得必须算清楚。欠着人情,心里总归不踏实。好在我这方面目前没啥大额的。
把这些欠款也一项项加起来,就得到了我的总负债。看到这个数字,我这小心脏,感觉又沉重了一分。
一步:净资产到底是多少?
关键的时刻到了!拿出我的总资产,减去我的总负债,剩下的那个数,就是我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真正属于我自己的净资产了!
净资产 = 总资产 - 总负债
这个公式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可算出来的结果,却实实在在地反映了我当下的财务状况。我算完之后,坐在那儿琢磨了好一会儿。结果没有太惊喜,但也算不上太糟糕,至少还是个正数,哈哈!
通过这回亲手计算,我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有了个特别清晰的认识。以前总觉得钱是流动的,没太当回事儿。现在白纸黑字写下来,才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还行,哪些地方需要注意。比如,我发现我的大部分资产都压在房子上了,流动性比较强的资产比例有点低。还有就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消费贷,利息也不低,以后得注意控制,争取早点给它清掉。
这回实践下来,感觉收获还是挺大的。它不像看什么理财文章那么虚,这是实打实地了解自己。以后我打算每年都这么算一次,看看自己的净资产有没有增长,也算是一种鞭策。推荐大伙儿也都试试,不为别的,就为对自己口袋里的钱,心里能有个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