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会计职责”这事儿。这可不是在办公室吹吹空调、敲敲键盘那么简单,里面门道多着。我自个儿也算是亲身折腾过一阵子,那感触,老深了。
最初的摸索:一切从“钱”开始
想当初,我刚自己捣鼓一个小摊子的时候,哪儿懂什么会计。就觉得,不就是收钱、付钱嘛拿个本子记下来不就完了?您猜怎么着?第一个月下来,钱是对上了,可这钱花哪儿了,哪些是成本,哪些是该收回来的,哪些又是纯赚的,一脑袋浆糊。
那时候我就琢磨,这不行,得把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于是我开始学着:
- 记录流水:每天进多少钱,出多少钱,哪怕是一块钱的办公用品,都老老实实记下来。一开始用手写,后来学着用电脑表格,感觉效率高了不少。
- 票据整理:买东西的发票、卖东西开出去的收据,我都专门找个文件夹放月底一看,嚯,厚厚一沓!那时候才知道,这些小纸片原来这么重要。
进阶的折腾:学着“做账”的样子
光记流水还不够,我发现得把这些流水“翻译”成能看懂的语言。于是我开始接触所谓的“做账”。
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分类。比如,哪些是进货的钱(成本),哪些是房租水电(费用),哪些是卖东西收回来的钱(收入)。把这些都分门别类地归拢
然后,我就开始尝试着编制简单的凭证。虽然不正规,但起码我自己能看明白,这张单子对应的是哪笔收入,那张单子对应的是哪笔支出。把相关的发票、收据都附在后面,这样查起来也方便。
每个月月底,我就得对账。银行账户的流水打出来,跟我自己记的一笔一笔对。有时候差个几块钱,能把我急得团团转,非得找出来不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才慢慢体会到细心的重要性。
磕磕绊绊出“报表”
等这些基础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了,我就寻思着,我这小摊子到底是赚是赔?总得有个数。于是我又开始鼓捣“报表”。
我学着人家公司的样子,尝试着做最简单的利润表。就是把这个月的总收入减去总成本、总费用,看看剩下的是正数还是负数。第一次算出是正数的时候,那心情,别提多激动了!
后来我还试着统计手头的现金、银行存款,还有欠别人的钱、别人欠我的钱。虽然不成体系,但起码让我对自己那点家当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这大概就是资产负债表的雏形,哈哈。
我还得负责去税务局跑腿,虽然那时候业务简单,申报的东西不多,但每个月按时去报到,也是一项重要的活儿。不敢马虎,怕出问题。
最终的体会:会计职责不只是数字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我算是深刻体会到了。这会计职责,真不是闹着玩的。它不光是记录数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数字,让你明白自己生意的真实情况。哪些地方做得能赚钱;哪些地方是无底洞,得赶紧调整。
它能帮你管好钱袋子,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也能让你在做决定的时候,心里更有底气。比如,想扩大经营?看看账上的钱够不够,未来的收入能不能覆盖成本,这些都得靠会计数据说话。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自己摸索会计的日子,虽然磕磕绊绊,但也让我对做生意这件事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会计职责,说白了,就是企业的“大管家”,管好了,企业才能安稳发展;管不那可就麻烦大了。
别看会计平时不声不响的,他们的工作,对一个公司来说,那可是相当重要。我这实践出来的经验,糙是糙了点,但道理应该是这么个道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