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晚上又到了月底月初这几天,咱们做会计的,最头疼也最规律的一件事儿,估计就是这纳税申报了。今儿个我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申报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这点事儿,纯粹是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伙儿提个醒或者壮个胆儿。
我的申报准备工作
每个月,差不多25号之后,我就开始琢磨这个月报税的事儿了。第一件事儿,肯定是把这个月开出去的发票(销项)和收到的发票(进项)给捋清楚。 我一般是用财务软件导出发票清单,再跟开票系统里的汇总表对一下,确保销项数据准确无误。进项发票,以前是纸质的一张张对,现在方便多了,大部分都是电子发票,直接在系统里勾选就行。
除了发票,还有些其他的资料也得备着:
- 银行对账单,主要是看看有没有税款划扣记录,或者一些没票的支出能不能找到依据。
- 上个月的申报表,有时候需要参考一下期末留抵什么的。
- 还有就是一些公司内部的经营数据,虽然不直接填表,但心里得有数。
把这些东西都归拢好了,心里就有底了,申报起来也顺手。
登录电子税务局与发票勾选
资料备齐了,我就打开电脑,熟练地找到那个电子税务局的入口。现在登录都挺方便的,输个密码,有时候再刷个脸或者短信验证一下,就进去了。
进去之后,我的习惯是先去处理进项发票。路径一般是这样的:
- 我会先点那个显眼的“我要办税”或者类似的模块。
- 然后找到“税务数字账户”,这可是个好东西,发票信息都在里面。
- 在“税务数字账户”里面,我会找到“发票勾选确认”或者“抵扣勾选”这类字眼的选项。
点进去之后,系统会列出当期可以勾选抵扣的进项发票。我,会仔细核对一下发票的抬头、税号、金额、税额这些信息,确认没问题了,就一张张勾选上。 有时候发票多,系统也支持批量勾选,但我也还是会抽查几张,怕出错。勾选完了,一定要点“确认签名”,不然白忙活。
以前没这电子勾选的时候,认证发票那叫一个折腾,还得跑税务局或者用那个税控盘自己刷,现在是省事儿多了。
填写增值税申报表
进项发票处理妥当,接下来就是重头戏——填申报表了。我还是在“我要办税”里面找,一般是“税费申报及缴纳”这个大类,然后点选“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一般纳税人适用)”。
点进去,系统会跳出申报表。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申报表,那可不是一张纸那么简单,主表、附表一大堆。我一般是这么个顺序:
- 先填附表。 比如《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销项数据,很多财务软件可以直接导出来填,或者根据之前整理的发票清单手工录入。进项数据,因为前面勾选确认过了,系统很多时候能自动带过来一部分,但我也还是会再核对一遍。
- 然后填各种减免税的附表, 如果有的话。比如有免税销售、即征即退什么的,都得在对应的附表里体现。
- 才填主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 因为很多附表的数据会自动汇总到主表对应的栏次,这样不容易出错,也省事儿。主表上那些栏目,比如“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应纳税额”等等,都得仔仔细细看清楚,确保数据逻辑正确。
填表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几个点:
- 数据一致性: 确保附表和主表之间的数据能对上,销项、进项跟实际业务发生要一致。
- 逻辑关系: 申报表里有很多数据是有勾稽关系的,比如期末留抵税额等于期初留抵加上本期进项减去本期已抵扣进项。现在系统也挺智能的,填错了会有提示。
- 零申报: 如果当期确实没有业务发生,或者虽然有业务但都是免税的,符合零申报条件,那也得按规定进行零申报,不能不管。
申报与缴款
所有表都填完了,我不会急着点提交。我会从头到尾再检查一遍,特别是主表上的关键数据。 现在的电子税务局系统一般都有“校验”或者“检查”功能,点一下,系统会自动帮你看看有没有明显的逻辑错误或者漏填项,这个功能挺好使的。
确认无误后,我就点那个“申报”或者“提交”按钮了。系统会再次提示确认,点“是”之后,申报数据就传上去了。
申报成功后,如果当期有应纳税款,系统一般会生成一个税款缴纳通知书或者直接提示你去缴款。我一般是直接通过电子税务局的在线缴款功能,选择三方协议账户,输入密码就把税款给划了。划款成功后,我还会把完税凭证或者申报回执打印出来,或者至少截个图保存 以备后续查账或者需要证明的时候用。
别忘了申报附加税费,像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这些,它们是根据你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来计算的。现在很多地方的系统都支持增值税和附加税费合并申报,一次搞定,也方便了不少。
一点小体会
整个流程下来,按部就班地做,并不算特别复杂。关键就是要细心、耐心,还有就是对政策和业务要熟悉。 每次申报前,我都会稍微关注一下最近有没有什么新的税务政策调整,免得按老经验办了错事儿。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头大,栏目多,数字多,生怕填错。但多做几次,熟悉了系统的操作,理解了各个表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顺手了。
我这套流程,基本上每个月都这么重复一遍。有时候系统更新了,界面变了,可能稍微要适应一下,但大体的逻辑是不变的。希望我这点儿实践记录,能给刚上手的朋友们一点点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