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闲得没事刷朋友圈,突然看到一个小店老板在吐苦水,说自家账对不上,年底一堆税务问题闹得头大。这让我想起以前帮过几个小企业搞会计的事,今天就聊聊会计核算的基础是啥,顺便用实际例子教大家怎么少踩坑。
启动实践:从零开始学基础
我掏出一本旧笔记,那是几年前帮朋友忙时记的。我启动了自学模式,先从网上搜资料,但一堆术语看得我头疼,就简单整理了几个基础点。
- 收入支出要分开算:比如小店卖货的钱和进货的钱,绝对不能混在一块,不然月底一看数字糊里糊涂。
- 每笔交易都要留凭证:我随手翻出几张收据,提醒自己养成习惯,别只凭脑子记。
-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得配平:这可是硬道理,我尝试用Excel试试手,输入数字后发现左右不平衡,就得回头找问题。
弄明白这些后,我决定找个实例来练手。选了家熟悉的理发店,老板老王是我邻居,他们刚开张就一团乱麻。
实例学习:避免错误的小企业经历
上周我去老王店里坐了坐,聊起账务问题。他一脸愁地说上月亏了钱,不知道哪出的错。我提议帮他理理账,从零开始复盘。
我们打开了记账本,我一步步教老王实操:先清点现金,结果发现抽屉里居然有几百块没入账;再核对发票,发现好几次卖头发的钱忘了记收入;然后对比收支表,房租开支混进了员工工资里,难怪对不上。
- 错误点一:收入漏记:有天忙起来,老王忘了把下午的50块剪发钱写本子上,结果月底亏本儿。
- 错误点二:支出乱分类:他买个吹风机花了300,硬塞进“设备维修”里,该算“日常耗材”。
我俩蹲在那儿折腾两小时,重新分类和计算,终于让账本平整了。老王乐呵呵地说,早知道这么简单,就不用瞎忙活了。
从这回实践中,我总结出避免错误的核心:每天记账别拖,分类要死板。不然就像老王,一堆小错堆成烂账。我自己也长了记性,会计基础看似烦人,但踏实做就能少交学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