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翻资料才想起公司早就过了高新企业认证期,结果这两年优惠政策全都没用上,白白多缴了好多税。我这财务水平真是该打,赶紧把这事儿记到日程表最顶上。
第一步:翻老底查老账
大清早把会计喊来办公室,两个脑袋凑在电脑前查电子税务局后台。手指头戳着屏幕数:研发加计扣除没报全,所得税申报表里研发费用那栏填得跟狗啃似的。2021年搞的嵌入式设备项目烧了六十多万研发费,账面上愣是只写了三十万出头。会计搓着手嘟囔:"当时怕税务查太严..."我差点把键盘拍他脸上。
第二步:税务局跑断腿
揣着皱巴巴的立项书直接杀到税务大厅,取号单上显示前头还有52人。靠墙站着刷手机等叫号,队伍长得跟贪吃蛇似的。好不容易排到,柜台小姐姐听完需求甩给我张材料清单:"项目工时记录、设备折旧表、外包合同..."缺的十几项材料标得明明白白。
回公司立刻干了三件事:
- 让研发部把前年啃面包赶工的视频监控翻出来截屏
- 逼行政扒拉出二十多张设备采购发票
- 采购部翻箱倒柜找乙方开协作证明
第三步:填表填到手抽筋
折腾三天集齐材料准备申报研发费加计扣除,结果被表格折磨得够呛。企业所得税申报表A表B表连环套,研发支出辅助账那几栏格子小得蚂蚁都写不下。填废了七张表才搞明白:自主研发的按75%折算,委托研发的只算80%。晚上十点办公室就剩我敲计算器的声音,咖啡杯堆成小山。
第四步:银行账户的惊喜
折腾大半月后突然收到短信提醒,账户里多了笔钱。打税务局电话才知道:搞研发加计扣除省了11万所得税,去年采购的检测仪符合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又省5万。财务小妹抱着计算器猛按:"今年省出的钱够租两个月新厂房!"
现在每月必干三件事
- 盯着会计在税费扣缴系统勾选"高新技术企业"选项
- 把研发部签收的每一张物料单塞进专用档案袋
- 新采购设备前先查是不是政策白名单里的
昨天跟同行老板吃火锅还在算账:去年省下的税费够买辆五菱宏光,结果对方筷子都吓掉了:"高新补贴还要自己操作?"得,看来下次得专门开个讲座讲讲这些破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