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犯蠢的日子
这事得从上个月翻车说起。那天我蹲电脑前刷题库,突然跳出来一道多选题,标题贼唬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下面跟了四个小作文似的选项。我眼皮都没抬全,手指头啪一下点了最长那个,心里还美:“写这么多肯定对!”结果答案蹦出来就一行小字:“错误率最高的干扰项”。好家伙,脸打得啪啪响。
把试卷揉成腌菜
不服气,直接打印了五十道同类型题。开干前还给自己打鸡血:“这回绝逼全对!”结果越做越邪门——明明上次踩的坑这回照跳不误:
- 看到“以下说法”就手贱选最长项(又错八道)
- 瞄到题干关键词就闭眼蒙(“增加效率”?秒选带这词的!结果是个偷换概念的)
- 多选题当单选题做(看到A顺眼直接提交,系统弹窗骂我漏选俩)
最绝的是有道题讲数据安全,题干结尾藏着“错误的是”。我光顾着看选项里的“加密”“防火墙”,乐颠颠把正确描述全排除了。交卷才看见卷子被手汗泡烂的角落里,那个“错误”俩字朝我龇牙咧嘴笑。
超市收银台顿悟
熬夜改卷改到凌晨三点,气得揣着错题本去楼下超市买烟。排队时前面大姐举着手机嚷嚷:“哎这支付二维码咋有俩?扫哪个才对?”收银员翻白眼:“姐姐,绿色的是支付码,红色的是收款码!”
我捏着错题本突然哆嗦了下。题干里藏着“错误”不就是二维码颜色陷阱吗?连菜场大妈都知道要看清操作提示,我这读了十年书的倒成睁眼瞎了!
土办法炼真金
回家就把五十道错题贴满整面墙:
第一步:拿红笔把题干里“错误”“不正确”“排除”这些词全圈出来,跟特么开光似的每道题念三遍才看选项。
第二步:把“看起来特像正确答案的搅屎棍”单独归档。发现规律了——那些写得又长又专业的,八成是挖坑等你跳的!
搞了个傻缺对照表:
- 看见“下列说法” ➔ 先扒拉题干结尾有没有陷阱词
- 选项里冒出“绝对”“必须” ➔ 直接打叉(十题里错九题)
- 多选题漏选 ➔ 强迫自己把每个字母都戳一遍再提交
这么折腾完重刷题库,正确率直接从56%飙到89%。最搞笑的是上周公司考试,有道题问“下列不利于信息安全的是”,隔壁工位老哥骂骂咧咧选了个防火墙升级方案,我憋着笑把真正的猪队友——“共享账号密码”圈了出来。
五年后的腌菜缸
昨天收拾书柜,那本贴满胶带的错题本突然掉出来。六岁闺女捡起来当涂鸦本,在“绝对化选项都是坑”那页画了只大王八。我蹲旁边跟她叨咕:“宝贝,爸爸当年在这坨题上栽得满嘴泥”,她头都不抬:“笨爸爸!龟龟都知道要看清楚再爬呀!”
艹!真理全在小孩嘴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